top of page

港、澳、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三地展館的三個面向

今年夏天,我在意大利威尼斯上了兩個星期的暑期交流課程,雖然課堂非常緊湊,空閒時間及資金也有限,沒法一遊是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場地中的各國展館(認真細看的話,至少要花上整整兩天吧),但也把握機會到訪近二十個遍佈主島各處的國家與平行展館。它們都各具特色,有大雜燴式的聯展,也有展示其特色建築的城市展館,也有概念先行的地區展場。

是年建築雙年展主題為「fundamentals」(本源),而策展人Rem Koolhaas亦提出以「absorbing modernity 1914-2014」(吸收現代性 1914-2014)作為66個國家館的共同主題。不過同期參與的廿多個平行展館,則各有其獨特探索方向。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集中討論來自香港、澳門及台灣三地的展覽,如何分別於主場地外以不同主題及方式,向世界展示其建築發展與特色。難得它們皆能夠透過展品,讓參觀者思考該地的歷史本源,也同時跟現代性的主題有所呼應。

香港館 - 反思珠三角城市融合

香港館正正座落於雙年展其中一個主場地 - 舊軍械庫的主入口對面,這個場地自2006年起每年也是香港館的所在地。今年由香港建築師學會及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及策劃的展覽,名為「建基香港 三角四方 1984-2044」(Fundamentally Hong Kong? Delta Four 1984-2044),館內大致分為兩大展區,一部分為建築模型與錄像短片並置的四組小展區,另一部分則展示了不同社區及建築個案的發展背景與歷史研究資料。

館內展覽由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葉長安先生,聯同南沙原創建築工作室創辦人劉珩教授及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符展成先生聯合策展,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的1984年為界,分別將邊境與基建,家與社區,消失與悼念,海濱和填海這四大範疇注入人文觀察,反思中國改革開放後30年來,香港及珠三角地區都巿化的各種建築類型與人文風貌,並對未來30年都巿更新的社會配套作展望及反思。

展覽主要以「電影 × 建築」的跨媒介方式,由四名香港新晉導演、八位建築師和規劃師,分別就著每一個範疇,以一原創錄像短片及兩組建築模型去呈現或作出回應,四組裝置各關連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這四個城市。其中黃肇邦的錄像作品《延長線》以紀錄片形式追訪一家三代女性在廣州、深圳與香港的生活尤為出色;另一齣由吳浩然導演的劇情短片《安居》,平實地拍出草根家庭如何面對生前與死後都難以在港覓得安居之苦,突顯現實的荒謬,加上配合現場港、澳兩地的精緻骨灰安置建築模型,同樣惹人深思,也令不少海外訪客大感好奇。

澳門館 - 展示多元前殖民特色

今年是澳門首次有代表參與建築雙年展,題為「“Happiness Forecourt” = “Largo da Felicidade” = “開心前地”」的展覽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主辦,及澳門建築師協會協辦。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小小的澳門館就在香港館毗鄰的樓房一樓。相比香港館呈現出珠江三角州的一小時生活圈內的融合矛盾,一方面好像鼓勵四地居民互相流動,卻又憂心忡忡,澳門館則強調當地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境觀特色,以樂觀自豪的心態去表現其多元文化特色。

展館面積不大,除了近入口處有一電視屏幕播放著一些澳門的宣傳片外,整個展覽完全由四組裝置作品組成。參觀者拾級而上甫進展場,就會在門廊與第一件作品相遇。在澳門土生土長的建築師Ryan Lai設計的「Low Stool? Yes, More!」利用澳門咖啡檔常見的矮凳疊成書架及併合作長桌,讓參觀者可在進入展場內的三個房間前,或者在參觀完畢後,有一個空間可以坐下讀一下資料、寫一下感想。

其餘三個作品「From Below To Above」、「 Listen To The Heart」及「The Added Layer」則分別以廟宇及教堂內不同的花線及紋飾、不同節慶與環境聲音的聆聽,以及舊式大廈外牆上的花籠等別具特色的建築元素為概念,多角度展示出澳門的文化與建築特色。雖然每個作品都簡單直接,不太耐看,但也不乏互動元素,例如要求訪客戴上立體眼鏡觀賞牆紙上的花紋及戴上耳機細聽澳門之音等,都能增加觀眾的投入感。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館的展覽名稱是今屆雙年展中唯一一個以多種語言組合而成,分別用上英文、葡文及中文,而非以單一語文命名。這樣的選擇在在突顯出澳門似乎自豪於當地的東西多元文化交融特色,跟香港館的英文展覽名稱中的問號,彷彿暗示香港本源已漸漸迷失於中港契合的過程中,兩者以此作一比對的話,可反映兩個前殖民地特區對城市發展的不同思考方向。

兩所台灣館 - 從黑白廢墟到繽紛樂園

台灣方面,則帶來了兩個風格各異的平行展覽,分別是由中華民國文化部策劃主辦,國立台灣美術館承辦的「家中的小城市:台灣製造」(Township of Domestic Parts: Made in Taiwan)及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辦的「從迷走到見證 - 姚瑞中前蚊子館影像紀事展」(The Space that Remains – Yao Jui-Chung’s Ruin Series)。前者展場位於遊客必到的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後者則設在慈悲聖母院(Istituto Santa Maria della Pietà)的展廳,與設在聖母院主建築內的莫斯科館相鄰。

由羊文漪策展的姚瑞中影像紀事展以七組黑白相片及一個彩色錄像作品,把台灣一些已荒廢的建築物介紹給大眾,將一些鮮為人知的台灣歷史,透過這些建築物之相片及介紹文字重新揭示出來。看著照片中的原住民石板屋、西式洋樓、日治時期的選煉廠,到戰後的禁閉營與及前衛的飛碟屋,就像穿越了一道道時光隧道,一窺台灣近代史,但相中一幢幢被遺棄的建築又帶來無盡的孤寂感覺,黑白照的形式也為這些影像添上一抹宿命色彩。

相反由賴彥吉策展的「台灣製造」,就比較輕鬆活潑。在前身是監獄,現為新興的藝文場地中,放置了九間各具單一功能的小房子,例如讓人作息的睡眠之屋、設有工作桌的學習之屋,還有裝上數個電視小屏幕供需要「方便」的住戶享受的糞便之屋等等。這些設計把空間有限的困境轉化成甚有玩味的試驗場,並配上甚具童話色彩的原色與粉色色調,為這些功能性的房子裝置添上活力,跟展場過去的黑暗歷史迎來一個對比。

來自台灣的兩個館,一個以黑白為主,回望失落的歷史,另一個就五彩繽紛,以概念先行,充滿未來感,實在是各有特色,亦相互觀照。

從展場概念檢閱城市個性

無論是藝術雙年展抑或是建築雙年展,大部分參與的國家或城市都是希望借出席此類國際大型展覽,展示其軟實力,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爭一席位。坦白說,港、澳、台三地的展館並不算特別吸引出色,但對於想多了解位處遠東我城文化面貌的遊人,這些展覽實在是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很好的窗口。

綜觀我參觀過的十多個展場,即使身為一個建築門外漢,也能透過各式展品,了解到世界各地不一樣的建築與城市規劃發展特色,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體驗。希望各主辦單位能在雙年展過後,可能把展覽帶到不同地區,促進不同地域的交流與溝通。我可以想像把港、澳兩地的展覽分別於兩地交換展出的話,相信也會引起兩地居民對都市發展有更多反思,從另一角度去了解大家。

(本文首刊於《art plus》2014 年 11 月號 a+Visual)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