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手札》的早期作者群象
上期我們回顧了《舞蹈手札》誕生的背景,以及於草創階段的一些高低起跌,今期我們就會把焦點從早期的編輯,慢慢轉移到另一班同樣不可或缺,而且勞苦功高的朋友們——作者和評論人身上。 一份刊物是否成功,除了定位清楚,設計及編排有序,亦絕對取決於其內容是否豐富精彩,作者是否言之有物,這...


淺談2017年香港舞蹈新面貌
綜觀過去一年的香港舞壇,雖然沒有個別大作獨領風騷,但突出的作品不少,而且整體上也算是充滿驚喜,既有新場地的出現,又有新的跨界合作與舞蹈節,甚至有全新的製作集資模式試行,為未來舞蹈界的發展,提供了好些啟發。 全新場地ArtisTree...


簡評《八樓平台 X — 十年祭》 港、日、台、韓八短篇
不經不覺,香港舞蹈團主辦的實驗舞蹈劇場計劃「八樓平台」系列,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年。這個以創作、教育和培養觀眾為前題的交流與創作平台,參與過的藝術家與表演單位無數,亦孕育出很多不同類型的演出作品。2016年12月,在藝術總監楊雲濤的統籌下,《八樓平台X —...


以武入舞 — 談《極限重塑》與《當代宗獅》
傳統武術,無論是東西方什麼門派,除了其技術之功能性,其本質跟舞蹈的廣泛定義相差不遠,兩者都是以身體在空間的律動去營造美感。剛好最近的兩個免費戶外節目《極限重塑》與《當代宗獅》,皆是先讓舞者習武,再糅合當代舞步,排成新作,不過前者以西洋拳入手,後者則啟發自廣東的舞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