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新一代舞林大匯,本週末登場

  • 陳瑋鑫
  • Mar 14, 2015
  • 2 min read

一提起現代舞,很多人仍然停留於其抽象難明的刻板印象,總覺得比戲劇難懂,也比傳統舞種層次稍低。這些當然是極其過時與片面的聯想,事實上當代舞蹈來到廿一世紀的今天,早已百花齊放,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多元。本週五、六、日,香港觀眾就有機會透過「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下稱「舞蹈平台」),檢閱新一代本地編舞,看看他們如何為當代舞蹈重新定義,領略一下現今舞壇的最新潮流!

今屆「舞蹈平台」已經是香港藝術節第四年炮製,但節目內容都比過往豐富,除了有四齣全新編排的中篇作品外,還特別邀來七位新進編舞交出短篇舞作,在資深編舞楊春江及邢亮的指導下,進一步拉闊大家對香港當代舞蹈的想像。在題為《舞鬥》的節目三之中,曹德寶、李德、徐奕婕、黃俊達、黃翠絲、黃碧琪及袁勝倫,這七位背景各異的編舞各自創作了一段十分鐘舞作,進行不一樣的身體實驗,表演形式充滿驚喜:從技擊味濃的兩男巴西戰舞到花香飄飄的女子獨舞,也有東方舞步跟西方搖滾樂的自由碰撞,以及形體先行的劇場演出等,成就好一個豐盛舞匯。

至於節目一及二,就各包括兩個長約半小時的新銳舞作。李思颺與王丹琦這對2014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編舞」獎得主,就將會聯同街舞演者陳伯顯, 把一般發生於舞台背後的後台工作二三事,嘗試帶到舞台之上,以非一般的舞步去呈現這些《煩人協奏曲》。同場的另一個作品《夜•奔2》,則由近年活躍於北京及香港舞壇的盤偉信自編自跳,從文學名著《水滸傳》中,林沖決絕出走的故事出發,以獨舞形式,融合數碼影像與音效,思考似乎無處可逃的城市人去向。

同樣關心現代都市人何去何從的,還有另一位年青編舞家黃靜婷。繼於去年的「舞蹈平台」上發表《人間•獨•白》後,黃的新作《默染》繼續延續其一貫的舞蹈劇場風格,四位舞者將在紛亂的聲音當中,默然於舞台上燃起點點燭光,直指活在政治動盪年代的你與我,面對當前社會變化可以如何自處。而於2013年度藝術發展獎中取得藝術新秀獎(舞蹈),現正於倫敦修讀舞蹈博士學位的馮樂恒,將以《從頭開始》去探討編舞與舞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以輕鬆幽默的手法,反思舞蹈創作與表演的本質。

一個週末,三個節目,共十一齣不同舞碼,今屆藝術節的「舞蹈平台」絕對是近年少見的舞林大匯。關心本地舞蹈發展的朋友可一次過盡覽各年青編舞的最新力作,見證本地編舞新星的誕生;但即使你現在對當代舞蹈仍然陌生,我也相信透過這一系列的舞作,必能讓你開闊眼界,發現舞蹈世界中更多可能。今個週末,文化中心劇場見!

(本文由香港藝術節委約撰寫,於2015年3月14日《信報》以卡夫卡之名刊登,題為〈東西方自由碰撞,非一般舞林大會〉。)

香港藝術節的「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

Comments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 2015-2020 by William W.Y. Chan,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