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舊區藝術新思維

香港不少舊區都面對人口老化、居住環境變差等生活問題,大家對舊區的印象一般都比較負面。一些社區藝術工作者間或會在舊社區中策劃興趣小組,透過藝術活動與街坊聯誼;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也會特別照顧到一些舊區,安排表演節目與工作坊讓居民欣賞及參與。然而,大部分這類藝術活動,都離不開「把藝術帶入社區」的單向思維,縱使觀眾或參與者能夠對有關藝術加深認識,但活動往往欠缺新意,蜻蜓點水式空降社區,實際的影響力其實相當有限。

社會針灸@太平山區社群

去年八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曾邀請加拿大Mammalian Diving Reflex劇團的藝術總監Darren O’ Donnell來港,於上環太平山區舉行了一個為期一週的「新作論壇:社會針灸@太平山區社群」工作坊,引介有關「社區針灸」的概念。雖然當時部分參與工作坊的本港社區藝術工作者對有關概念持保留態度,於工作坊結束後未有持續在區內發展計劃,不過當中也有熱心的參與者,事後仍有繼續與太平山區的居民及商戶共同發展一些新穎的互動社區藝術計劃。去年十二月,Darren再次來港,跟有興趣的社區藝術工作者作出了更深入的指導討論;到了今年四月,其中兩個計劃終於踏出了第一步:「太平山社區故事」與「『混』出太平山」都以延伸項目的形式獲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支持,正式在太平山區實踐執行。

太平山區是香港最早有華人聚居的地方之一,絕對是舊區中的舊區,不過近年有不少新式的店舖與食肆相繼進駐區內,新舊與中西交融漸漸成了該區的新近面貌。文化藝術工作者何嘉妍及舞蹈家白濰銘於過去幾個月就分別多次造訪區內不同居民與商戶,率先實驗以「社區針灸」的方式去策劃活動,深入了解這個舊區的今昔變化,尋找互動新點子,啟發區內民眾主動參與。

太平山社區故事

何嘉妍在上環土生土長,她策劃的「太平山社區故事」乃以社區導賞團的形式,帶領參與者漫遊太平山區,認識區內歷史與環境變遷。驟耳聽來,新意欠奉,參與者似乎只是走馬看花的過客,活動怎樣可以刺進社區搞活其中呢?首先,何請來有逾六十年歷史的「光華印務」老闆任先生擔任街坊導賞員,從香港開埠歷史講到他店後牆壁上的大型塗鴉。接近三小時的行程中,任先生既分享自己兒時的所見所聞,對照今天的社區面貌,也讓參與者登堂入室,實地參觀他的印刷工場;途中還加插新式家品店InBetween的Kinn談談商舖之間的生存之道,參與者能夠直接與街坊交流,而並非只是到此一遊的過客。

此外,各參加者在報名時必須分享他們自己的社區故事,而在行程中亦刻意加插了一段小小的互動活動,透過角色扮演及遊戲,要求參與者相互分享個人的成長片段與及他們現居的社區特色。就我在4月19日的最後一團導賞的觀察,不少參加者也很樂意去談自己的故事,但始終時間有限,而且活動前也欠缺一些暖身活動,一下子未必每人也有心理準備去分享,整體上亦未能逐步增強交流氣氛,實屬可惜。

「混」出太平山

而由獨立編舞白濰銘策劃的「『混』出太平山」,就成功撮合了區內兩家南轅北轍的食店:茶餐廳「大喜茶檔」及新式茶座「茶。家」,相互交流特色食品製法,搞搞新意思。在4月的周五、六下午時段,於兩家店分別推出滋味獨特的混合食品。難得兩家客路完全不同的地方小店,能夠透過這個活動去交流煮法,讓精緻的印度香料奶茶登陸傳統茶檔,街坊美食西多士則加料現身新式茶座。

常言「同行如敵國」,但「大喜茶檔」與「茶。家」這兩家店卻互相尊重,兩店的主理人皆願意分享各自的烹調心得,還嘗試交換食材並創作出全新食品供顧客點選。這個特別的「混」計劃正好反映出在舊區的小店網絡,濃濃的人情味比商業競爭更加獲得重視,兩家食店的顧客們也得以嘗到更多新添美饌,可說是「社區針灸」方式如何能打通經脈的好例證。白濰銘雖然最初是以舞者身份參與工作坊,但最終他這個計劃卻未見有形體藝術的元素,由此可見,藝術工作者也不一定是要把個人絕活帶入舊區,而是可運用藝術創作的新思維,激發創意,啟發他人。

城市.身體重建

談到舊區發展,少不免會牽涉到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工作,但大家又有否留意到市建局其實除了收購舊樓、復修重建以外,其實也一直有支持各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於舊區內開展呢。去年暑假由不加鎖舞踊館策劃的「城市.身體重建」計劃,就是其中一個由市建局資助的舊區藝術文化活動例子。

計劃先招募了一班15-25歲的青少年去參與舞蹈訓練及道具製作工作坊,期間一眾同學就跟導師們共同編創舞蹈小品,最後於石硤尾區內碩果僅存的一家舊式酒家中作最後展演。兩個週末下午於酒樓內連續兩場的表演環節,既讓青少年學生有機會一展身手,也提供了一個平台與街坊直接交流。事緣那一家舊式酒樓,每天午市過後、晚市之前,其中一部分就會變身舞廳,以特惠價錢提供簡單茶點及舞池空間,吸引不少街坊舞王舞后駐場享樂,大跳茶舞。

我很記得去年九月,我專誠到酒樓欣賞「城市・身體重建」@茶舞巡禮分享演出的最後一天演出,於兩節表演的中間,年青舞者與街坊們打成一片:年青學員跟著一大班叔叔嬸嬸學跳十八步,舞團的專業舞者也獲邀到台上高歌,酒樓的街坊常客就在表演之間爭取空間大展舞技,不讓年青人專美。整個計劃的最後展演,能夠安排在舊式茶樓內如此與民同樂,雖然入場觀眾有限,但卻為新舊街坊提供了一個自由有機的交流平台,其意義絕不下於到區內公園或廣場面對更多群眾表演。

《雞蛋星球》工作坊

除了支持本地藝團於舊區內進行藝術活動,市建局也連續四年跟香港藝術節進行合作,為舊區居民帶來不同的藝術體驗。例如今年來自以色列的小偶影院,除了來港演出了三場《雞蛋星球》,其創作團隊也為西區居民主持了一連三日的小偶工作坊,教授參與者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上隨手拈來的物件,轉化成充滿生命力的小偶,透過攝影機變成精彩有趣的大電影。

形式上這個工作坊當然不及上面提到的三個舊區藝術活動般創新,但能夠讓舊區居民與海外出色的藝術家作直接交流,其重點已不單是在於技藝傳承與藝術推廣,而著實是一個賦權行動,透過藝術活動去提高居民的自信,畢竟大部分舊區居民都是來自草根階層,平日接觸外國人的機會不多。工作坊的學員有中學老師與學生,也有家庭主婦跟業餘戲劇人,即使不是所有人也有創作經驗,並且可與藝術家直接以英語流暢交流,但透過工作坊上的創作活動,雙方都溝通無礙,其中一位年輕參與者所製作的小偶更獲藝術家鍾情,將有機會於劇團未來的創作中擔綱演出呢。

總括而言,藝術的力量不單單是為大眾帶來歡樂,也往往能在不同層面上為居民帶來啟發;於舊區內推廣藝術文化也不一定是單向被動,其實可以有各式多元變化。無論是以社會針灸的概念去反思舊區生態環境,促進區內不同階層持份者互動,還是把新鮮的藝術形式引介給舊區居民,打開溝通大門,同樣值得大家支持鼓勵。

始終社區藝術在本港受到的重視仍然有限,其影響及藝術性也常常被低估。希望將來不單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及市建局會資助各項具特色的社區藝術活動,也期望有更多藝術工作者及團體願意去花更多精神及時間,為舊區帶來創新活潑的文藝體驗。

〔 本文首刊於《art plus》(港澳版)2015 年 5 月號 a+stage 〕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