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看《編舞.新系列 2015》三短篇

香港舞蹈聯盟《編舞.新系列2015》是為本地編舞新秀提供的一個培育及交流平台。今年入選的三位編舞,雖然同樣是年青大男孩,但交出的作品卻風格大異。三支短篇新舞作分別為李德編舞的《神氣.精》、李偉能編舞的《彼岸》,以及禤天揚編舞的《血肉之軀》。

《神氣.精》的男女角力

在節目的上半場,黑盒劇場被設定成兩面觀眾,首兩個作品都運用了中間長方型的空間作演區,讓兩面觀眾相對而視。首先登場的《神氣.精》,是個兩男一女的三人舞作,演出由兩位男舞者從沒有觀眾席的左右兩端,進入演區中央,跟放在正中的兩個木箱開始進行互動而展開。

無論是在事前訪問、場刊,以至演後談,編舞李德都有提及他的創作源起,主要是由一部少林武術紀錄片所啟發,因此希望透過《神》這個作品,去思考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及它們在今天的意義。然而在演出當中,除了兩位男舞者的一小段拳法表演外,傳統這個命題就只是透過直角行走的步法,以循規蹈矩的姿態去表達,不過作品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反而是看見兩性之間的權力角力。

三位舞者的服裝與木箱皆為黑色,統一而帶點神秘,但女的束長髮,穿吊帶短上衣及長裙,跟兩位短髮男的汗衣配長褲不同,兩性形象分明。初段女的拍打木箱,兩男隨拍擊聲舞出動作,之後還各自把一木箱罩在頭上,形象滑稽地搖頭擺腦,相互碰撞,在在展示出兩個沒頭沒腦的大頭男被女舞者操控著;中段的獨白,談及有關似曾相識的回憶,在如此的設定下,就更像是情人之間的絮語,多於帶出過去與現在的思考,所以也難於引導我聯想到傳統裡去。

細膩成熟的《彼岸》

而緊接的第二個作品,則是由剛從英國倫敦學成回來的李偉能所編的《彼岸》。這支舞作沒有佈景道具,僅以燈光及煙霧效果去營造氣氛,把此間到彼岸的空間演化巧妙地呈現,整體風格簡約突出。

《彼》的主題及形式皆簡單且直接,就是以兩位女舞者去把一體兩面的內心矛盾呈現,演繹出腦交戰當中的鬥爭與妥協。編舞李偉能找來陳曉玲及伍美宜,要她們由幾近一致的動作律動,漸次作出細微的變奏,配合長型的表演空間,以對角線方向移進,從演區的一角,一步步移至對角方向的「彼岸」。

我認為《彼》是全晚三支新舞作中最完熟的一個,兩位女舞者由相互倚靠至推拉承托的動作轉化,跳來細緻穩定,自信滿滿。此外,編舞在氣氛營造與動作張馳的處理上亦相當成熟,隨著方塊狀燈區連綿遞進,二人欲進又退,退而再進,最後其中一位終到彼岸,回頭張望,卻彷彿看見另一個自己依然留在原點,餘音裊裊。

橡皮圈大戰《血肉之軀》

中場休息過後,原本兩邊觀眾席的首排座位上,都添了一個護眼罩跟一堆橡皮圈;原來沒有座位的演區另兩邊,亦放上了前後兩排座位,把劇場改成四面觀眾席。節目內最後一個作品《血肉之軀》的編舞禤天揚,則在遍地橡皮圈的中央演區中間,被橡皮圈駁成的長繩綑綁纏滿全身,蹲坐地上。

近年跨界跟劇場與流行音樂界合作不少的禤,嘗試把行為藝術與互動的元素融入在《血》中。舞作從他緩慢地對抗深深緊箍著肉身的橡皮繩,忍痛將其一一扯斷展開。在四面觀眾的小劇場內,觀眾能清楚看到斷掉的橡皮繩打在禤的身上,把血肉之軀所承受的真實痛楚直接地呈現。而當他擺脫了大部分纏身的橡皮繩後,穿上橡皮繩繞成上衣的兩位女舞者便登場,禤由被束縛的弱者變成了強勢的指揮,喝令兩位女舞者擺出各款姿勢,讓現場觀眾彈射橡皮筋痛擊她倆。

編舞巧妙地把日常生活常會接觸到的橡皮圈作為主要道具,在舞作中它既可以是限制自由的枷鎖,亦能成為攻擊他人的武器;而舞者要脅觀眾作出暴力行為,更大大強化了對權力運用的思考,反省盲從指令的平庸之惡,盡見禤的巧思。總的來說,《血》概念清晰,簡單有力,若能在節奏舖排上再緊湊一點,把舞者的姿態變化定得更準確,相信張力能進一步增加,作品的力量亦會更大。

〔本文首刊於《舞蹈手札》Vol. 17 No.4(2015 年 8-9 月號)〕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