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2017年香港舞蹈新面貌
綜觀過去一年的香港舞壇,雖然沒有個別大作獨領風騷,但突出的作品不少,而且整體上也算是充滿驚喜,既有新場地的出現,又有新的跨界合作與舞蹈節,甚至有全新的製作集資模式試行,為未來舞蹈界的發展,提供了好些啟發。 全新場地ArtisTree...


短介:港、法合作《西門說》(Simon Says)
香港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已經踏入第25屆,今年除了有從法國空運來港的展覽與演藝節目,更加有港、法兩地合作的製作。《西門說》(Simon Says)就是由香港的不加鎖舞踊館,與及法國的勒拉佛爾諾曼第國立舞蹈中心(Le Phare)...


短介:《re: do / Joseph Lee / KT Yau》
過去幾年,隨著不少針對本地新晉編舞的委約與資助計劃越來越多,當代舞新生代都獲得更多發表作品的機會。不過在發表過數個舞作之後,如何再往前走,尋求突破,就不是每位編舞都可做到。今年4月,兩位本地年輕獨立編舞,就嘗試聯手合作,同場重演二人各自有口皆碑的獨舞作品之餘,再共同編演一支...


我看本地三齣跨世代「舞」「戲」
還記得2007年香港藝術節找來當時香港三代的編舞,共同創作了《我的舞蹈生涯 - 進化論》,撮合不同年代的編舞與舞者,上演出一段段精彩的合作舞匯。轉眼八年多,當年有份參與的梅卓燕、馬才和與王榮祿,於他們今年10月的各自創作及演出中,都不約而同地透過跨世代/界別的合作,重新審視...


我看《編舞.新系列 2015》三短篇
香港舞蹈聯盟《編舞.新系列2015》是為本地編舞新秀提供的一個培育及交流平台。今年入選的三位編舞,雖然同樣是年青大男孩,但交出的作品卻風格大異。三支短篇新舞作分別為李德編舞的《神氣.精》、李偉能編舞的《彼岸》,以及禤天揚編舞的《血肉之軀》。 《神氣.精》的男女角力...


「編舞.新系列 2015」- 檢閱本地舞壇編舞新力量
為了改善本地現代舞創作青黃不接的現象,近年香港出現了不少以培養新一代編舞家為目標的資助系列與計劃,讓新晉編舞提供發表作品的機會,從中累積經驗,豐富成長。當中一個歷史較悠久的系列,是由香港舞蹈聯盟製作的「編舞.新系列」。早於2007年起,計劃已經為無數編舞新秀提供創作資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