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常肖妮談舞蹈創作與教學
今年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邀請了來自北京的編舞常肖妮,把前年在北京「培青」項目支持下首演的《沒有大象》(下稱《沒》),帶到香港,與一眾本地表演者合作,重新編創一個全新版本。我們把握排練的空檔和她談,了解她的創作觀,以及舞蹈及舞蹈教育在國內的發展。...


The Creative Journey of MDLX and Motus - An Interview with Enrico Casagrande and Daniela Nicolò
In October this year, 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 Company and the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co-presented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舞蹈裡的光與影
舞蹈攝影發展的肯定 去年的香港舞蹈年獎中,黎宇文(Maurice)憑他以香港和舞蹈為題材的作品,獲得最值得表揚舞蹈錄影及攝影。事隔將近一年,當問到當日得知自己獲獎時的心情,Maurice笑言首先想到的是「不知道會否被老婆打?回家後是否要扭耳仔?」,因為他太太曾於城市當代舞蹈...


黎海寧談新作《孤寂》- 從感覺與印象出發,把《百年孤寂》搬上舞台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賈西亞.馬奎斯的著作《百年孤寂》,乃「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它以寫實的筆觸描述一個龐大家族,七代人的歷史故事,但大多數人物與事件卻不離荒誕怪奇,而且書中角色眾多,關係複雜,要把這部西班牙文學巨著改編成舞台演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本地資深編舞家黎海寧,...


為視藝發展留下重要記錄 - 訪《與香港藝術對話》黎明海博士
訪問:陳瑋鑫、陳國慧、徐泳欣 香港三聯書店於去年中及今年初分別出版了《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及《與香港藝術對話1980-2013》兩書,以口述歷史的形式,跟在不同時期活躍於香港藝術圈的朋友訪談,從中梳理出香港視藝發展在過去五十多年的歷程與面貌,以補充現存史料...


打開香港偶戲新一頁 - 訪奇想偶戲劇團葉偉彬、陳映靜
提起「偶戲」,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呢?木偶?布偶?合家歡?還是兒童劇?小兒科?但對於奇想偶戲劇團的兩位骨幹成員葉偉彬及陳映靜來說,「偶戲」絕對不只是逗人歡笑的兒童戲,而是一門絕不簡單的表演技藝。 「我想很多年青人可能根本沒想到香港會有偶師這一種行業。」奇想偶戲劇團的團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