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常肖妮談舞蹈創作與教學

今年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邀請了來自北京的編舞常肖妮,把前年在北京「培青」項目支持下首演的《沒有大象》(下稱《沒》),帶到香港,與一眾本地表演者合作,重新編創一個全新版本。我們把握排練的空檔和她談,了解她的創作觀,以及舞蹈及舞蹈教育在國內的發展。

常肖妮 Chang Xiaoni (北京 Beijing); 照片由香港藝術節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尋找能夠真誠表達自己的演員

今次《沒》的香港新版,除了甘肅的舞者李斌之外,其餘五位本港創作演者皆是常去年八月份來港,透過工作坊所挑選的。由於作品主要想表達每個演出者的真實情感,所以要把前一個版本的內容複製到今回表演者身上並不合適,因此編舞需要重新在香港演員身上挖掘故事。

縱使作品的結構跟內容因為有不同人士的參與而變得不同,但首演版中的符號與元素運用依然可見。而且兩個版本的表演者有專業舞者,也有背景跟經驗各異的藝術工作者,當中有戲劇演員,也有學默劇的,不過大都是舞蹈素人。

常強調她其實沒有一定要選專業舞者,而是針對作品的需要,並根據她對那人的感覺或氣質去選。不過她也直言,由於今次作品想呈現真實的內容,所以即使專業舞者在身體素質方面較佳,若思維不能完全打開的話,始終有所欠缺。相反,演戲的人可能跳得沒那麼標準,但只要他們真實地去跳,就已經能夠感動人。因此她作品內的演員,不單要交出身體,也要有開放的思維模式。

「喝一杯水,說一句話,舞者總會帶著某種腔調。」常肖妮覺得專業舞者往往會有一種慣性,如果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演,就很難從多年塑造出來的框架中跳出,演出也會缺少一份靈性。她認為在《沒有大象》這個作品中,真實性至為重要,「有些人可以放下從前的基礎,去嘗試新的挑戰。這種人,你可以感受到他的不一樣。」故此她這次特意發掘具肢體表達能力,又能夠在舞台上真切表達自己的演員來參與。

常直言很怕在舞台上看到一本徒有肢體結構的「工具書」,她希望看到的是生活。「為什麼要把字典搬上舞台要我去解讀、去查,這個我不喜歡。」

舞蹈不舞蹈,興趣最重要

雖然這次是常的創作首登香港舞台,但她本人其實對香港並不陌生。早於1995年,常就曾以舞者身分來港,參與由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與上海東方青春舞團合作的大型舞劇《三毛》。不過現時任職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的她,過去十多年都專注於編舞和創作,幾乎沒有再以舞者的身份登台了。

問她為什麼不再上台跳舞,常笑言就是懶。「我以前的能力很強,而且大學時的老師非常善於開發身體,也很器重我,但不知怎的,離開大學後人就懶了。」當然懶只是一個借口,說到底其實是常喜歡玩,興趣太多。她當年從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本科畢業後,完成了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電影學碩士,拍過舞蹈錄像,參加過希臘舞蹈影像節(MIRfestival)。前陣子還舉辦過個人手機攝影展,最近還渴望可以涉足室內設計呢。

「如果只做純肢體的,我不喜歡了,自己沒什麼興趣。」她認為有太多藝術的東西可以放在創作當中,肢體不是最重要。如果只為了演出而天天去作身體鍛練,只會變得很累而不知性;然而有著其他不同元素的刺激,相互影響,才可發展出現在多元化的舞蹈劇場編創方式。

常坦言做創作很累,興趣不變最重要,她覺得要在一件事情上保持熱度,若當中有所啟發,創作就好像本能;但是如果興趣沒有了,或者沒有真正去感受生活,而只是為勢所逼地做創作,結果一定不會好,還得讓本能的東西出來才行。「隨着你的熱情走才有意思,沒意思的事做來幹嗎?」

啟發年輕一代,打開更多可能

除了持續透過不同媒介去做創作,常的主要工作其實是在大學裡面當舞蹈老師,教授師範大學學生編創課。學生當中縱使有一些有舞蹈專業背景,但大部分只是從一般高中升上來,沒有好的舞蹈基礎,他們也不一定對舞蹈編創感興趣,更多的是希望畢業後於中小學教授舞蹈。

對常而言,教授編創不一定是坐在教室內告訴學生舞該如何編,而是該先打開他們的心,讓學生願意去嘗試,覺得做創作是開心的。「上課前我還會告訴他們,如果你不喜歡這一堂課可以不來…… 不喜歡,從此你可以來幹甚麼都可以,我給你六十分,我們商量好的。」她直言有學生真的不喜歡編舞,就真的不要來,免得每天苦著臉來上課。但對於有興趣的學生,常就會在編創課上,引導他們打開想像力,增加對一個作品完整的認識,並鼓勵他們更主動去看更多與藝術有關的東西。

「從老師教導學生的角度來說,沒有談過戀愛的話,就別修編導課,不懂得愛情是甚麼,光在排練室內編創有意義嗎?得玩,去戀愛,會讓自己開心很重要。」說到底,無論是創作也好,學習也好,常一直強調感受與興趣的重要。在過程中,她會與學生談談電影,聊聊有什麼展覽,儘管跟舞蹈沒有直接關係,但透過這些話題,慢慢打開同學的視野,讓他們在裡面找到好玩的東西,再慢慢回到編創舞蹈。

不過她認為現在的學生過於被動,跟他們互動其實有點力不從心,蠻失望的。常指這一代的學生主動性不強,一般都過著優悠生活,父母年青且家裏條件環境好,可以特意送去藝術學院學習,可是他們其實對藝術的熱愛並不是那麼強烈,而且欠缺了上一代的情懷。她認為00後的學生,大都沒有想像,只懂瀏覽網絡,所有事情都很「速食」、很快,沒有文學裡的東西。「小時候父母給你一碗米飯、一個饅頭那種溫暖,還有溫度,現在都沒了。」

常慨嘆跟這一代在創作上有一個很大的代溝,教學上也只能盡量給他們多一點啟發,但也沒辦法要求太多,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很寬容,讓他們隨心所欲。猶幸常今天依然抱著興趣與熱情去跟舞蹈打交道,無論在創作抑或教學上也願意去思考能否讓舞蹈變得不一樣,發展更多可能,實在難得。

〔 本文首刊於《舞蹈手札》Vol. 21-2(4/2019 - 5/2019)「封面故事」〕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