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中小學舞蹈教育之現況與實踐分享
來到「舞蹈手札二十週年專輯」的最後一篇,我們把焦點放到本地的舞蹈教育。這次我們邀請了五位近十年都有持續熱心在學校內推廣舞蹈藝術的朋友,分享他/她們這些年,特別是在中、小學之校園內,推廣舞蹈藝術的經驗與觀察,與及放眼未來,如何完善舞蹈教育及培訓人才。...


本地舞蹈生態面面談
上兩期我們先後訪問了《舞蹈手札》的早期編輯與作者,分享了他們在編採與撰寫專題及評論文章的經驗。今期我們就把焦點拉近一點,分別請來兩位舞評人:朱琼愛(Daisy)、俞若玫(Cally),以及兩位舞蹈藝術家:楊雲濤(雲濤)、梅卓燕(小梅),一同聊聊近十年香港舞蹈界的一些現象與變...


《舞蹈手札》的早期作者群象
上期我們回顧了《舞蹈手札》誕生的背景,以及於草創階段的一些高低起跌,今期我們就會把焦點從早期的編輯,慢慢轉移到另一班同樣不可或缺,而且勞苦功高的朋友們——作者和評論人身上。 一份刊物是否成功,除了定位清楚,設計及編排有序,亦絕對取決於其內容是否豐富精彩,作者是否言之有物,這...


細說《舞蹈手札》的緣起與早期發展
不經不覺,《舞蹈手札》已經在香港扎根二十年。從最初僅以黑白影印的方式製作,到今天全彩色印製,還設網上版和延伸錄像,都在歷經不少改變。到底這本今天已成本地舞蹈界廣泛認同的專門刊物,是如何走過這一段廿載長路,當中又有幾多鮮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呢?這一切就不得不由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