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電影拍攝變成劇場表演 - 談劇場內的實時影像魔法

當大部分人手上的流動電話都具備拍攝與錄影功能,並習慣把生活點滴一一以影像記下,立即上載雲端發佈,即使你還未接受,也不容否認這是個影像泛濫的年代。對表演藝術來說,影像科技的普及,除了便利宣傳與紀錄演出過程,同時也對劇場表演的本質帶來衝擊。流動影像(動畫、預製或即時的影像)在劇場表演中的應用,在近十年間越見普遍,就如電腦燈一樣漸漸變成了演出中理所當然會運用到的舞台技術效果。

隨著數碼影像、互動投映、立體測繪等等高階影像科技逐漸成熟,劇場內的影像實驗也越來越複雜多變,真人演出與影像的互動亦成了不少演出的重點。不過近年在歐美等地,就出現了一種稱為「電影劇場」的表演形式,觀眾進入劇院所欣賞的與其說是舞台演出,倒不如說是看一眾工作人員與演者如何在劇場內拍攝一齣電影。

現場表演電影攝製

這些「電影劇場」在技術上其實很簡單,一般都沒用上什麼高科技,只是將舞台上架設的攝影機連接至影像處理器,又或者不經任何處理,即時把影像直接傳到投映機,再在舞台上方的大銀幕上放映出來。若觀眾只看舞台上的銀幕影像,感覺就像入場看一齣電影無異,但有趣的地方是你也可集中欣賞舞台上下各人如何緊密合作,將舞台上的表演轉化為另一媒介的光影。

其中一位精於把這種現場攝製電影幻化成舞台表演手段的,是當代歐洲劇場的頂尖女導演Katie Mitchell。來自英國的Mitchell近年多數於德國發展,其中她執導的作品《茱莉小姐》(Miss Julie)及《黃牆紙》(The Yellow Wallpaper)現皆為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Berlin)的保留劇目,不定期於劇院持續上演。在這些作品中,演員、音效師及技術人員等全都在舞台上的電影佈景內進行拍攝/表演/混音,即場製作出類似電影效果的影像,並即時投映至大銀幕上播出,令劇場與電影二合為一,使戲劇服務於電影的同時,電影的產生亦成就了戲劇。

本年初,由本地錄像導演楊振業執導的劇場作品《小津風景》,可說是本地劇場第一次嘗試實驗把現場拍攝融入劇場表演,把實時錄像由拍攝到投映也變成演出的重要構成部分。如此表演形式對本地觀眾來說比較新鮮,事前我還期望作品能開拓本地觀眾視野,但最終這種形式原來只佔整體演出的其中一部分,而且每次應用到現場拍攝時,拍攝者也明確叫停現場音效,大喊Action,然而我實在看不出這樣的間離處理如何跟整體風格與題旨拉上關係,反而狠狠地把電影拍攝的呈現硬生生地標示出來。

即製科幻偶戲大電影

除了現場拍攝真人演出,其實有很多創作人會利用道具模型,實時於劇場內製作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影片。例如荷蘭摩登旅店劇團(Hotel Modern)於2009年就曾經來港演出《現場錄像 — 模型.大戰場》(The Great War),在舞台上的微型佈景模型上灑水噴火,即場以攝影機多角度攝製,泡製出震撼的戰爭場面作即時投映。

今年香港藝術節也有兩個以類似形式製作的實時電影劇場,利用錄像鏡頭把偶戲演出即場變成大電影,再加上現場音效,建構出獨特的視聽體驗。來自美國的小偶影院(Puppet Cinema)將帶來一齣名為《雞蛋星球》(Planet Egg)的科幻偶戲電影,而來自英國的紙影院(The Paper Cinema)則會透過拍攝現場繪畫及紙偶,即時製作出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奧德賽漂流記》(Odyssey)的默片版。

《雞蛋星球》利用簡單的裝置及道具,把蔬菜、電子零件與金屬製品變成一群栩栩如生的奇趣兵團,登陸到擁有雞蛋地貌與西蘭花森林等的奇特星球,配以現場音樂及聲效,和特別的光影效果,把這個在星際發生的溫情故事即時投射到大銀幕上。劇中主角是以泥膠與蔬果製成的洋蔥頭偶與電子元件模樣的機械小偶,還有一班磨菇頭,全都是由操偶師以黑色長桿操控,將本來僅供近距離欣賞的迷你偶劇,透過即時攝錄與投映,建構成一齣cult味十足的科幻大電影。

《雞》雖是小偶影院的首個製作,但在各地巡演時都獲得不少好評及肯定,可見以電影拍攝模式呈現偶戲的確有其獨特之處,各式偶的表演趣味並沒有經過媒介轉變而失去,反而因為演出是即場拍攝並配上各種聲效,現場感往往更加強烈。

速繪與紙偶蒙太奇

同樣把一向隱身的操偶師與拍攝人員變成表演中的重要演出者,紙影院最新製作的《奧德賽漂流記》則以平面繪圖與及由白紙手工剪裁而成的紙偶為實時影片的主要演出元素。跟《雞》的鬼馬奇幻風格不同,以希臘詩人荷馬所寫的同名敍事史詩為藍本的《奧》就相對平實得多,沒有古靈精怪的道具模型,純粹用白紙黑筆作畫,多一分傳統與簡約。

於2004年成立的紙影院,以採用生動的筆墨插圖製作音樂劇場揚名,《奧》的表演元素就綜合了動畫、音樂、電影與劇場。演出中沒有真人演員、對白,也沒佈景、小道具,演出時分別以兩部攝影機拍攝即場繪圖及紙偶活動,兩組畫面時而獨立放映,時而重疊同步播放,因此即使插畫與紙偶都只有黑白兩色,當配合畫面的蒙太奇效果,加上運用不同手法讓紙偶在鏡頭前出入,整體的視覺效果也未見單調。

鋼琴、結他與小提琴的三人樂隊以原創音樂為影像作實時配樂,而兩位操控員就大部分時間在極簡單的家用小型攝錄機前,操控預製的純手工黑白紙偶演戲,又或是在紙上勾畫出不同角色,透過即時的投映影像,把原文本中的歷險之旅生動地呈現出來,交出一個結合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的合家歡節目。

其實香港不乏偶戲、劇場音樂與錄像的專才,要製作出類似形式的本地小偶戲大電影,又或者如Mitchell的大型電影劇場也非難事,但這類跨界/媒介合作的表演卻並不多見。希望這次藝術節引介的這兩個作品可以為本地創作人帶來一些啟發,在不久將來能發展出更多有關現場表演與影像製作的實驗,也同時刺激我們思考更多有關現場表演影像化與這類電影劇場的美學特色,而不單單把錄像看作劇場表演中的視覺點綴,當中尚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呢。

(本文首刊於《art plus》2015 年 3 月號 a+Stage)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