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六月,阿姆斯特丹 - 環球演藝精英雲集荷蘭藝術節

近月港、澳、台三地的藝術節熱鬧非常,先有二月展開的香港藝術節,跟接三月於台北上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然後是五月的澳門藝術節,以及法國五月藝術節。但要數國際級演藝大匯,我們就不得不把焦點放到歐洲,而每年六月於阿姆斯特丹舉辦的荷蘭藝術節(Holland Festival)就更加是當中的老大哥之一。

一般人對於荷蘭的印象,總離不開風車與鬱金香;藝術方面,相信絕大部分人也對印象派大師梵高不感陌生,可是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創始於1947年的荷蘭藝術節,乃與法國阿維儂及蘇格蘭的愛丁堡藝術節鼎足而立,同為歐洲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

羅拔.威爾遜粉墨登場

荷蘭藝術節向來以前衛與創新見著,除了各類型的精彩演藝節目外,還會包括講座、藝術展覽及電影放映等,節目橫跨整個六月。去年我首次到訪,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欣賞了兩個戶外音樂會、視藝展覽及三個大師級(Peter Brook、Robert Lepage及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戲劇與舞蹈作品。

雖然由2005至2014共擔任了十年荷蘭藝術節藝術總監的Pierre Audi去年功成身退,不過接任的Ruth Mackenzie亦經驗豐富,她曾任倫敦2012文化奧林匹亞項目總監及維也納藝術節的戲劇顧問等要職,今屆她首度為荷蘭藝術節策劃的節目甚多元化,流行與前衛表演兼備,延續藝術節多年來的豐厚傳統。

今年藝術節中的大師級演出,首推視覺劇場大師羅拔・威爾遜(Robert Wilson)自導自演及兼任設計的《Krapp’s Last Tape》。這個由貝克特(Samuel Beckett)撰寫的經典獨腳戲,一向廣受名導演青睞,已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哈奈.品特(Harold Pinter)在2006年也曾主演該劇。威爾遜這個演出版本首演於2009年,是他自2000年的《HAMLET: a monologue》後再度粉墨登場之作,去年12月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時一票難求,今年在荷蘭的演出的門票也一早售罄,可見大師的非凡吸引力。

戶外上演一對一床上戲

即使未能搶到門票一睹大師風采,今屆藝術節仍然有不少極具吸引力的戲劇演出可以選擇。例如由智利劇團La Re-sentida製作演出的《La imaginación del futuro》,就以幽默戲謔的手法,把該國於1973年軍事政變期間,總統自殺一事重新演繹,假設歷史能夠改變的話,將會帶來如何不一樣的未來,從而反思政治與革命的意義。

而同樣來自南美洲,阿根廷新生代導演Fernando Rubio就會帶來一個別具特色的戶外演出《Todo lo que está a mi lado》。劇名大意為「一切盡在身旁」的裝置劇場演出,將會在阿姆斯特丹市內不同公共空間內上演。屆時一組組雙人床將會架設在市中心廣場、公園,甚至河道之上,購了票的觀眾將有機會與荷蘭當地的女演員一對一同床共寢,讓她在耳邊訴說一段段有關空虛與寂寞的獨白,近距離傾聽演者的私密分享。

每場演出約長15分鐘,除了會有荷蘭語版本,也有一半場次會以英語演出。而由於整組裝置將設於公共空間內,屆時一眾過路與圍觀的群眾,跟那些睡在雙人床上的一對對,肯定會交織出一幅幅奇幻的城市景觀,為整個演出帶來另一重的閱讀可能。

多元化數碼影像實驗

今屆荷蘭藝術節也選來不少活用數位影像科技的現場表演節目,其中一個是由日本虛擬女歌手初音未來擔演的流行歌劇《The End》。演出中完全沒有交響音樂與真人演唱,純粹以多螢幕形式呈現各式3D立體影像,加上全部樂曲皆由電腦合成電音演繹,叫人反思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到底今天的音樂還需要真人來演唱嗎?

而來自巴西的電影與劇場導演Christiane Jatahy,則嘗試把俄國劇作家契訶夫(Anton Chekhov)的經典劇作《三姊妹》(Three Sisters)移植到當代巴西。名為《What if they went to Moscow?》的演出,大膽地混合現場表演與錄影直播兩種手段,為原文本注入新鮮玩味。屆時演出場地將會被劃分為兩個獨立空間:一半觀眾將會看到舞台上的現場表演,而另一半則在另一個空間,欣賞透過現場多部攝影機即時拍攝的直播影像;演出完畢,兩組觀眾將互換位置,以不同的媒介與距離再一次感受作品。

所有觀眾都有機會看到舞台上的現場表演及影像直播版本,購票時可選擇先看現場還是直播。導演希望實驗不同媒介的交替呈現,與劇中三姊妹對未來的憧憬相互呼應,詰問改變的可能與影響。

停不了的音樂馬拉松

除了戲劇,各類型的音樂節目亦是荷蘭藝術節的傳統重點。今年的四節免費午間音樂會,與往年一樣都會在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地下的公眾長廊內舉行,由海牙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ire in The Hague)的學生演繹二戰後的歐洲音樂先鋒樂章。

值得一提的是今屆首度策劃的 《12 Hour Prom》(12小時逍遙音樂會),將會成為未來常設的新音樂節目。顧名思義,Prom其實是Promenade(散步)的縮寫,泛指自1830年左右,在倫敦開始普及的音樂會形態:聽眾可以在會場內走動,一邊喝茶一邊聆賞音樂。這個全新迷你音樂節將會在藝術節的最後一個週末,下午兩時至凌晨兩點於阿姆斯特丹音樂廳(Het Concertgebouw)舉行。

屆時音樂廳的主廳將會拆除所有座位,讓觀眾可以在原來的觀眾席空間內隨歌曲漫步起舞。12小時內,由海牙敲擊樂團(Slagwerk Den Haag)的強勁節拍開始,不同音樂演出單位將輪流上場,演繹從古典到現代,前衛到流行的各類型樂章。而在音樂廳的演奏廳內,自下午五時起也有合唱組合Multiple Voices進行裝置音樂表演至凌晨,整天音樂停不了。

綜觀Ruth Mackenzie首屆策劃的節目,形式豐富,大師與新進藝術家作品皆有,亦延續了荷蘭藝術節的創新精神,希望不久將來香港的藝團也能參與其中,於這個國際級藝術節上展現本地創意。

有關荷蘭藝術節其他節目及詳情,可瀏覽:http://www.hollandfestival.nl

(本文首刊於《文匯報》2015 年 5 月 23 日 A22 藝粹)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