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給觀眾一個難忘體驗 - 我看荷蘭藝術節2015


每年夏天,世界各地的藝術文化愛好者都總會把目光放到歐洲大陸,因為好些重量級國際藝術盛事都會在四至九月期間相繼在歐洲各地展開,比較為人熟悉的有五月展開的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與德國的柏林戲劇匯演(Berliner Theatertreffen)、七月於法國舉行的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及八月蘇格蘭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與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等。然而,每年於六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荷蘭藝術節(Holland Festival)其實也份量十足,卻往往較少受人注意。

創始於1947年的荷蘭藝術節,其實跟亞維儂及愛丁堡藝術節鼎足而立,同為歐洲歷史最悠久的藝術節。三者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重新振興社會而發起。其中荷蘭藝術節以前衛與創新見著,除了包括各類型精彩的演藝節目外,也會包括講座、視藝展覽及電影放映等多元化活動。

新藝術總監帶領新方向

適逢在2005至2014共擔任了十年荷蘭藝術節藝術總監的Pierre Audi去年功成身退,今年由英國人Ruth Mackenzie接手策劃,我跟兩位藝評朋友,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以香港評論人的身分前往當地,欣賞節目之餘,亦與Ruth面對面進行訪談,親身了解一下未來荷蘭藝術節的新方向,也藉此機會向她講解兩岸四地的演藝概況,並順道推介一些具特色的本地演藝作品以供參考。

曾任倫敦2012文化奧林匹亞項目總監及維也納藝術節的戲劇顧問等要職的Ruth,創作及行政經驗同樣豐富,今屆荷蘭藝術節在她首度領軍之下,節目多姿多彩,流行與前衛演出兼備,既有外訪的大師級作品,也有不少本地藝術家的新作呈獻。數今年節中的大師級演出,首推視覺劇場大師羅伯・威爾遜(Robert Wilson)自導自演及兼任設計的Krapp’s Last Tape。他在沒甚改動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原著經典獨腳戲劇本下,依然玩出特色,劇首加入長達近半小時的暴風雨聲效與投映就甚有意思。

此外,我亦欣賞了由智利劇團La Re-sentida製作及演出的La imaginación del futuro,與及德國柏林GOЯKI劇團新作Der Untergang Der Nibelungen – The Beauty of Revenge。兩者分別以幽默戲謔的手法,把政治歷史與神話故事扣連當下社會,演出水平皆甚高,兩劇與觀眾的互動片段也適切有力。

活用數碼媒體的新銳節目

回想去年我首度參與荷蘭藝術節,趕上前任藝術總監Pierre Audi精心策劃的華麗告別節季,竟能在一個星期內看齊Peter Brook、Robert Lepage及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這些大師新作;相比之下,今屆藝術節的節目無疑星光稍遜,但卻更見新上任之Ruth Mackenzie的策展個性。

延續藝術節向來大膽創新的方向,今年Ruth選上了不少活用數碼科技作為創作及表演工具的演藝節目,例如曾於去年來港,在西九自由野中演出過的手機互動劇場M.U.R.S.,日本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擔綱演出的流行歌劇The End,以及美國藝術家Annie Dorsen的最新運算劇場(algorithmic theatre)作品Yesterday Tomorrow。三者都分別運用了不同的數碼科技,建構出創意十足的劇場表演。

可是由於行程安排未能配合,上述三個節目也都通通錯過,猶幸我趕及參與了由藝術節主辦,題為「甚麼是數碼藝術?」的分享會。會上除了有後兩者的創作人親臨分享演出概念與實踐經驗外,主辦單位也特地請來專研互動科技的大學講師,略談數碼科技在表演藝術範疇上的發展,讓觀眾在欣賞作品前後,了解到更多背景資料與理論闡釋,足見荷蘭藝術節在觀眾教育上的用心。

停不了的演出馬拉松

此外,Ruth更把在英國甚受歡迎的The Proms(逍遙音樂會)模式帶到荷蘭,策劃了兩個氣氛自由的馬拉松式展演。Prom其實是Promenade(散步)的縮寫,泛指自1830年左右,在倫敦開始普及的音樂會形態:聽眾可以在音樂廳內自由走動,一邊喝茶一邊欣賞音樂,悠閒地享受演出,打破古典音樂的嚴肅形象。

於水邊音樂中心(Muziekgebouw aan 't IJ)舉行的Ein Tag und Eine Stunde in Urbo Kune(在Urbo Kune的一天及一小時),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全長一天加一小時,環繞理想都市建設為題的25小時綜合節目。演出進行期間,音樂中心內的演藝廳堂座位置不設座位,觀眾可以席地而坐,甚至平躺著去欣賞接續舉行的講座、電影放映與音樂表演;而音樂中心大堂的不同角落,於不同時段亦有裝置與繪畫創作進行,甚至有工作坊及棋局供購票入場的觀眾自由參與,啟發大家從多角度思考城市發展與及歐洲的未來定位。

至於在藝術節最後一個週末舉行的12 Hour Prom迷你音樂節,則是今年起新增的節中節,由下午二時至凌晨兩點於阿姆斯特丹音樂廳(Het Concertgebouw)舉行的音樂馬拉松。當天音樂廳主廳內的座位全被一一拆掉,觀眾可以在原來的觀眾席空間內隨歌曲互動起舞,在自由閒逸的空間與氣氛下享受從古典到現代的各類型音樂。

藝術館內的神秘黑房表演

談到有關藝術節節目的揀選與策劃時,Ruth特別提到她的主要考慮往往不是參與藝術家或藝團的知名度,而是該節目能否為觀眾帶來新的體驗: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觀演經驗。對我而言,自由漫長的表演馬拉松固然有其特色,但節內兩個在非傳統劇院空間內進行的演出,就更加直接有趣,叫人難忘。

在阿姆斯特丹市立當代藝術館(Stedelijk Museum)內演出的This Variation,就把館內其中一個展廳清空,將燈光調至極暗,在沒有任何指示及介紹下,藝術館的訪客就像遇上惡搞事件般,突然發現自己闖入了館內一個黑洞當中。由於館內燈火通明,當訪客走入接近全黑的展廳內,自然會出現短暫完全失明的情況,只能憑藉其他感官去探索,但當眼睛在數分鐘後適應了黑暗,就能慢慢看到整個演出。

事實上,「黑洞」內長期有十數位演者在藝術館開放的時段內,以無伴奏清唱的形式合唱,間或配上大幅度的動作舞步,又時而溫柔地向其他伙伴訴說自己的故事。這個由編舞出身的英/德表演藝術家Tino Sehgal策劃的表演,其實是他今年駐館進行的一整年演出計劃中,最大型的一個節目。我當日在暗黑展廳內就坐上了個多小時,享受著從不同位置傳來的演者歌聲及其連綿不絕的變化,同時也目擊到不少不知就裡的訪客從被嚇到,到漸漸投入其中的有趣轉變,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觀演體驗。

公間空間內上演床上戲

另一個極具特色的演出,則是由阿根廷新生代導演Fernando Rubio創作的Todo lo que está a mi lado。這個劇名大意為「一切盡在身邊」的裝置劇場演出,每場長約10分鐘,參與的觀眾會被安排與女演員一對一同床共寢,在架設於公共空間內的雙人床上,近距離傾聽演者在耳邊訴說一段段有關空虛與寂寞的成長獨白。

這個作品在不同城市巡演時,都會找來當地女演員以母語演繹,這次於荷蘭藝術節的演出亦不例外,但為照顧非荷語觀眾,每節演出都會安排至少兩位能以英語演出的演者在場;而這次於阿姆斯特丹的演出,亦特別選擇了在各具特色的空間中進行,包括人來人往的市中心廣場、公園、碼頭,甚至在河道之上。

我自己就親身參與了在寧靜的公園樹下及於紅燈區盡頭的河道上的演出。雖然在不同環境下,睡在床上細聽枕邊私語的感覺沒太大不同,但不同表演者的說話節奏及感覺卻為不變的文本帶來不一樣的感覺。而當我不在床上,在演區外圍看著過路與圍觀的群眾,跟那些演出進行中,睡在雙人床上的一對對,共同交織出另一幅奇幻城市景觀時,彷彿也為整個演出帶來另一重的閱讀可能,大大豐富了作品的意義。

讓藝術主動走入群眾

除了在公共空間內呈獻的「床上戲」,能夠讓一般民眾不用買票亦能親睹演出,藝術節本身也策劃了好些免費節目,主動走入群眾,讓藝術節不獨是要進入劇院或音樂廳內,正襟危坐才能享受的曲高和寡節目,而是可以在你我身邊發生的在地活動。

好像每年都會在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地下的公眾長廊內舉行的免費午間音樂會,今年的四場演出就由海牙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ire in The Hague)的學生,以電子樂器演繹二戰後歐洲音樂先鋒的樂章,而且還特別以作曲家John Cage慣用的機遇概念(Chance method)創作相關影像,跟迴盪在長廊內的現代樂章作出對話,互相輝映,令不少一心只打算到博物館一遊的訪客與途經的遊人也停下來駐足欣賞。

此外,由藝術節委約英國藝術家Liam Gillick於熙來攘往的博物館廣場(Museumplein)上架設的公共藝術裝置All-Imitate-Art也極受歡迎,尤其是一家大小在那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享受陽光時,這一系列以白底黑線勾勒各式人物身影的簡約座地開洞景片,既能作為藝術裝置欣賞,也可讓大小朋友作拍照的歡樂佈景,可說是整個藝術節中受眾數字最高的作品。

綜觀Ruth Mackenzie首屆策劃的荷蘭藝術節節目,無論是在內容抑或形式上也延續了藝術節一直引以為傲的創新精神,大師級劇場作品與小型實驗作兼具,整體製作水平亦相當高。於訪談期間,Ruth多次表示對香港與台灣的演藝節目好奇,至於將來港、澳、台三地的演藝作品能否登上那邊的大舞台,我們就儘管拭目以待吧!

〔本文首刊於《art plus》(港澳版 及 台灣版)2015 年 8 月號 a+stage〕

"All-Imitate-Art" by Liam Gillick at Museumplein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