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短評:同流《活.在香港》

  • 陳瑋鑫
  • Aug 31, 2015
  • 1 min read

默劇雖然是當代戲劇表演中的一門基本功,但在香港劇壇卻一直是稀有品種,像《活.在香港》這樣連演十多場的默劇演出,過往更加是絕無僅有。事實上,在香港有能力及有心推廣默劇的人不多 ,師承已故法國默劇大師馬塞.馬素的同流藝術總監鄧偉傑,這次特地找來六位年青演員,加以訓練並共同創作《活》劇,雖然平均入座率未算理想,但整體演出甚為可觀,絕對值得有更多觀眾去欣賞支持。

很多人以為默劇就只有化白臉與摸牆那一路表演形式,但其實默劇本身也甚多元。《活》劇就以日常生活的肢體動作出發,把一眾活在香港的都市人,從早到晚的一天生活,以非語言的形式細緻地展現。難得各參演的年青演員皆活力滿滿,無論是群戲的合作,抑或是一、二人的段落,都演得乾淨利落,動作清晰有力,令人驚喜。

雖然整體上略嫌不夠瘋狂多變,演出節奏上仍有改進空間,但個多小時的《活》劇演出尚算流暢,首尾兩段分別有關失眠與及在狹小生活空間中自娛的群戲,也編排得賞心悅目。希望同流可以繼續利用自家營運的排練與表演空間,持續去發展默劇藝術,讓更多人認識及了解這種表演形式的獨特魅力,開拓更廣更闊的觀眾群。

評論場次:

2015年7月29日/晚上8時正/同流黑盒劇場

〔首刊於《art plus》(台灣版)2015 年 9 月號 「觀後迴響」〕

同流《活.在香港》

Commenti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 2015-2020 by William W.Y. Chan,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