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短評:影話戲《少了那藝術習作》

  • 陳瑋鑫
  • Sep 7, 2015
  • 1 min read

影話戲繼《我的50呎豪華生活》後,再一次打破傳統劇場演出框框,同樣是不設觀眾席的《少》,把演出空間擴展至香港藝術中心的不同樓層及空間,每場十六位觀眾在全長約一小時的演出期間,大部分時間還要戴上耳機,根據錄音指示去進行「藝術體驗」。

觀眾先被安排到藝術中心10樓的一間課室就座,然後由戴上劇團安排的耳機那一刻開始,參與者就化身成為藝術學生,走下樓梯,由四樓開始與藝術中心內的不同空間與裝置互動。當中除了兩小段是預設的演員表演,其餘時間多是要求參與者親身去執行動作或表演指示,令一向於戲劇表演中相對被動的觀眾,被放到一個極為主動的位置,如果觀眾不依照話音的指示去行動,演出就難以完成。

如此的環境互動劇場在香港很少見,身為概念與導演的羅靜雯,以及跟羅一同負責文本的郭嘉熹與麥盈湘很努力地將不同形式的互動元素放到其中,例如要參與者共同作出不同動作、在樓梯上自在起舞、模仿藝術裝置的形態合照,甚至要求他們自由探索空間等等。然而,這些互動點子在性質與概念上都大不同,整體上感覺散亂,未能有效地令參與者融匯反思,重新審視藝術的價值與藝術家的位置,而只是蜻蜓點水式地讓觀眾跟藝術玩玩遊戲,實在有點可惜。

評論場次:

2015年7月18日/下午4時正/香港藝術中心

〔首刊於《art plus》(港澳版)2015 年 9 月號 「藝評手記 Commentary」〕

《菲爾德2.0 ─ 慾望與謊言》

Comments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 2015-2020 by William W.Y. Chan,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