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介:小說 X 歷史=舞台劇《三國》
- 陳瑋鑫
- Jun 10, 2017
- 2 min read
無論是來自《三國演義》、《三國志》,抑或各式野史,相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人物及故事都不會陌生。近年矢志於北區推動社區劇場和戲劇教育的香港戲劇工程,其創辦人兼藝術總監蔡錫昌先生,就嘗試以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小說,加上正史的資料改編,創作出全新舞台劇《三國》,道出官渡、赤壁兩大戰役的始末,以及曹操、劉備、諸葛亮和周瑜等人鬥智鬥力的傳奇經歷。
由於原著中的人物眾多,《三》劇的敘事就選擇以曹操、劉備、諸葛亮和關羽的主觀角度入手,由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開始,說到公元219年「關羽走麥城」被殺,三國鼎立之勢已成為止。因此嚴格來說,舞台劇《三國》是一部「三國前傳」,集中述說孫權稱帝於武昌之前,那三十多年間的歷史故事。
同時兼任導演的蔡錫昌指出,創作期間最大的挑戰,是在於如何遊走於歷史與小說之間,交出一部有意義的舞台劇。而為了使三國的歷史背景、時局變遷、地理環境,以至戰術運用,都能夠清晰地展露在觀眾眼前,演出將會有不少的圖解和簡介。
其實今次《三國》舞台劇,是繼2016年的《水滸》之後,蔡錫昌的「文化中國系列」第二部,同樣希望以舞台劇為載體,演繹和推介中國的文學、戲劇與歷史。故此在表演上,亦會運用不少傳統說書和戲曲自報家門的方法,增添中國傳統味道。此外,原著中數十名主要角色與及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都將會由劇中六名演員分飾演出,包括有主要飾演曹操的杜施聰、主要飾演關羽的郭偉豪、主要飾演諸葛亮的張振中、主要飾演劉備的柳文興和主要飾演周瑜的陳仕文。而武打師傅蔡之崴,除了會為是次演出設計動作場面及訓練演員之外,據聞亦會粉墨登場,客串一下。
=====
演出資料:
6月2-4日,9-11日(五至日)
北區大會堂演奏廳
〔首刊於《art plus》2017 年 6 月號 「preview」〕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