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投入監控世界,尋找《茫然先生》

Carmen 卡門 and More《芭蕾精品匯演》香港芭蕾舞團

​近日澳洲廣播公司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導,指中國政府目前正以多達兩億個監控鏡頭,試行一個「社會信用評級」系統,透過面部識別、身體掃描和地理跟縱等功能,監控每位市民一舉一動,以評定其社會信用值高低,直接影響他們的民生權利…… 的而且確,今時今日無論我們身處任何國家,走在大街小巷,監視器早已無處不在,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難逃被記錄,甚至被仔細分析及追蹤。寫於50年前的經典小說《一九八四》中所預言的監控世界,似乎已經成為真實。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即將演出的全新創作《茫然先生》,就將會透過一眾舞者的行動,與不同的劇場表演元素拼貼,回應及探討這些極具爭議性,有關自由、權力與監控之議題。

這齣由CCDC駐團編舞桑吉加(桑巴)主創的舞作,啟發自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其中一本著作《書房裡的旅人》(Travels in the Scriptorium)。舞作的名稱《茫然先生》(Mr. Blank),正是源自《書》的主人公:一個遺失身分、完全遺忘了過去的男人。不過舞作內容其實與《書》並無直接關係,創作團隊純粹嘗試透過這個角色的特點,思考有關身份與記憶,以及如何在不同社會限制之下自處。

繼前作《後感性.實相》邀請過資深劇場導演鄧樹榮作劇作指導與文本創作後,桑巴這次請來了得獎劇作家潘詩韻(Janice)擔任劇場構作。Janice先為《茫然先生》創作出不同人物,並就著每個角色再寫下一些文本故事,作為舞作的發展起點。桑巴就根據這些文本,與舞者共同發展舞作。Janice直言在文本創作階段,她特別嘗試在角色設定上加入本地元素,去回應我們當下身處之社會狀況及環境,不過當文本落到桑巴與舞者手上,又作了另一重創作,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桑巴質疑我們常常掛在口邊的「有圖有真相」,事實是否如此?對他而言,他更加關心的是於無處不在的監控系統背後,到底有幾多權力與真實?活在無間監察下卻習以為常的人們,其實又擁有多少自由?因此在今次的新作中,桑巴就設定了每位舞者在進入演出空間後,就不能退場離開,而且在空間與服飾設計,還有在動作的編排上,亦會特別強調不由自主的狀態,例如被拉扯的手腳,或是緊繃的服裝等,旨在嘗試於劇場的有限空間中,演繹出各式有形、無形的限制。

若然大家有欣賞過桑巴過往的創作,相信都會認同他在舞台空間與影像設計上的視野及巧思。無論是早年的《那一年.這一天》中,現場與預錄影像的交錯投映,抑或是去年《後感性.實相》的高反差光影處理,都令觀眾印象深刻。這次《茫然先生》亦會延續桑巴結合戲劇文本、音樂、錄像等元素的作風,跟老拍擋作曲家李勁松、燈光及佈景設計師張國永、服裝設計師何珮姍、錄像設計成博民和音響設計楊我華等,聯手把香港文化中心劇場打造成一個充斥無數影像的監控空間,全方位讓觀眾體驗一場看與被看的權力角力。

演出時,眾舞者會現身劇場不同空間,互動遊走,並以多焦點的方式編排拼湊,同時間呈現出各自之世界。而為配合這多視點的演出形式,劇場內除了會保留部分坐席,也會安排企位,讓部分觀眾能夠在演出期間自由走動,主動尋找自己的視點,而不一定要被動地坐著接收。不過,即使是坐在固定座位上的觀眾,也可以透過即時於劇場不同角落拍攝及投映的影像,全面接收無間斷的監視畫面。桑巴還指出,屆時更可能會讓一些觀眾,有機會自主操控在場的部分監視鏡頭,賦予他/她們監控權力,去影響現場投放的影像畫面。

而觀眾在演出過程中也可以自由選擇觀賞方式,例如集中注意某個角色的發展變化,又或者自由追蹤空間內不同角色的行動。相對一般舞蹈劇場的演出,《茫然先生》將提供一個更開放的思考平台,讓觀眾介入其中,從而帶來非一般的觀演體驗。最後,桑巴與Janice還特別賣了個關子,提醒觀眾在離場時,還會有個壓軸驚喜,就如吃過主菜後送上的甜點,相信能夠加深觀眾的印象,延續作品所帶來的一些思考。

=====

演出資料:

城市當代舞蹈團《茫然先生》

日期︰2018 年 10 月 5 至 7 日 時間︰15:00/20: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首刊於《立場新聞》2018 年 9 月 25 日 「藝術」〕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