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中的身體 — 談《Almost 55 喬楊》
常說舞者的職業生命有限,尤其是人到了某個年紀以後,身體的毛病就會一一找上門。像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的舞者喬楊,雖然今年已經五十有四,但仍是活躍舞台的全職舞者,還保持著良好的體能狀態,可說是當中異數。 CCDC為了向這位資深團員致敬,今年一月就特別邀請了年青台灣編舞周書...


給編舞與舞者的自我挑戰, 談《不期而遇》港韓兩舞作
城市當代舞蹈團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製作《不期而遇》,分別呈獻了兩支中篇舞作,包括舞團舞者龐智筠的新編作品《固步自瘋》,以及韓國編舞金在德特別為舞團創作的《跌宕》。前者見編舞銳意嘗試突破自己,沒有因循過往手法進行編創;後者則為舞團舞者帶來不一樣的舞蹈語彙,呈現出舞團近年鮮見...


投入監控世界,尋找《茫然先生》
近日澳洲廣播公司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導,指中國政府目前正以多達兩億個監控鏡頭,試行一個「社會信用評級」系統,透過面部識別、身體掃描和地理跟縱等功能,監控每位市民一舉一動,以評定其社會信用值高低,直接影響他們的民生權利……...


淺談2017年香港舞蹈新面貌
綜觀過去一年的香港舞壇,雖然沒有個別大作獨領風騷,但突出的作品不少,而且整體上也算是充滿驚喜,既有新場地的出現,又有新的跨界合作與舞蹈節,甚至有全新的製作集資模式試行,為未來舞蹈界的發展,提供了好些啟發。 全新場地ArtisTree...


短介:當代舞 x 無伴奏合唱劇場《香 ‧ 夭》
由跨界鬼才伍宇烈編創之音樂舞蹈劇場《香.夭》,將在今年四月中為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2018新舞季揭開序幕。2016年,一舖清唱曾主辦及製作過同名之無伴奏合唱劇場作品;今番重新製作演繹,CCDC之全體舞者將會與一舖清唱和他們帶領的共十二位歌者攜手合作,一邊緬懷香港歷史,...


短介:城市當代舞蹈節
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成立已近40年,其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曹誠淵先生過往一直不遺餘力,除了在香港推動現代舞發展,還持續於中國大陸作推廣教育,先後發起了北京與廣東現代舞周。不過在香港,就要到今年11月,我們才終於迎來CCDC首度舉辦一個以促進國際交流、提昇香港文化地位以至推...


短評:《拼途》
城市當代舞蹈團一直有意栽培自己的團員去發展編舞才能,黃狄文是繼龐智筠後另一位在過去幾年都有持續創作的團員。從宣傳資料及演出前的訪問得知,黃的最新作品《拼途》主要是以眾舞者的個人故事出發,加以拼湊創作而成。與黃早期作品中充滿鬼馬玩味的風格不同,《拼》沒有搞怪幽默,而是更著意於...


舞蹈裡的光與影
舞蹈攝影發展的肯定 去年的香港舞蹈年獎中,黎宇文(Maurice)憑他以香港和舞蹈為題材的作品,獲得最值得表揚舞蹈錄影及攝影。事隔將近一年,當問到當日得知自己獲獎時的心情,Maurice笑言首先想到的是「不知道會否被老婆打?回家後是否要扭耳仔?」,因為他太太曾於城市當代舞蹈...


黎海寧談新作《孤寂》- 從感覺與印象出發,把《百年孤寂》搬上舞台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賈西亞.馬奎斯的著作《百年孤寂》,乃「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它以寫實的筆觸描述一個龐大家族,七代人的歷史故事,但大多數人物與事件卻不離荒誕怪奇,而且書中角色眾多,關係複雜,要把這部西班牙文學巨著改編成舞台演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本地資深編舞家黎海寧,...


以光影記舞、起舞、演舞 - 見證兩岸四地舞蹈錄像新力量
近幾年以舞蹈為題的電影作品越來越多,而且大都叫好叫座,例如荷里活的《舞出真我》(Step Up)系列,以伊朗真人真事改編,由國際知名舞蹈家艾甘.漢(Akram Khan)編舞的英國片《舞自由》(Desert Dancer),甚至地道港產片《狂舞派》。而把舞蹈與影像藝術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