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武入舞 — 談《極限重塑》與《當代宗獅》
傳統武術,無論是東西方什麼門派,除了其技術之功能性,其本質跟舞蹈的廣泛定義相差不遠,兩者都是以身體在空間的律動去營造美感。剛好最近的兩個免費戶外節目《極限重塑》與《當代宗獅》,皆是先讓舞者習武,再糅合當代舞步,排成新作,不過前者以西洋拳入手,後者則啟發自廣東的舞獅技巧。...


Reveries of the Red Chamber – Hong Kong Dance Company Steps Forward
Hong Kong Dance Company Artistic Director Yang Yuntao has lined-up different kinds of dances as well as collaborations among artists...


芭蕾王者的完美告別,談《卡洛斯.阿哥斯達告別古典芭蕾之旅》
雖然卡洛斯.阿哥斯達(Carlos Acosta)曾與多個國際知名舞團合作,更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史上第一位黑人首席舞者,但對香港的觀眾來說,卻未必熟悉。其實上一次阿哥斯達領軍來港演出,已經是接近11年前,於2005年舉行的「情迷拉丁」藝術節。當時他帶來其一手包辦編舞、導演及...


《6》和《7》的純肢體魅力
2008年成立的內地當代舞團陶身體劇場,在不足十年間已經蜚聲國際,巡迴演出遍及五大洲,各大藝術節邀約不斷。舞團曾於2014年來港參與「新視野藝術節」,演出數位系列的《4》及《5》,遺憾當年我剛好離港赴英,錯過了親身感受其作品的機會,只曾在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聽過舞團之創始...


Bliss - Scenes at a Nightclub in Hip-hop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nnual Le French May Arts Festival has featured Hip-hop. Last year, Compagnie Accrorap presented the...


短評:《人聲》
由香港話劇團主辦,兩年一度的國際黑盒劇場節今年來到第二屆,雖然正式的節期要到十月才展開,但其重量級開幕節目《人聲》(La Voix Humaine),就率先提前半年來港打頭陣。這齣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短評:《拼途》
城市當代舞蹈團一直有意栽培自己的團員去發展編舞才能,黃狄文是繼龐智筠後另一位在過去幾年都有持續創作的團員。從宣傳資料及演出前的訪問得知,黃的最新作品《拼途》主要是以眾舞者的個人故事出發,加以拼湊創作而成。與黃早期作品中充滿鬼馬玩味的風格不同,《拼》沒有搞怪幽默,而是更著意於...


短評:《Halfbreadtechnique》
提起瑞士,很多人可能會即時想到名牌手錶、雪山、巧克力,但對於表演藝術,相信一般人認識不多。趁著三月底那個藝術大爆炸的週末,香港藝術中心除辦了個一天開放日,還與瑞士文化基金會合辦了題為「藝術發燒嗎?瑞士良方」的小型藝術節,邀來三位瑞士當代表演藝術家,分別作不同的節目展演。...


5th Hong Kong Jockey Club Contemporary Dance Series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Hong Kong Jockey Club Contemporary Dance Series (CDS) is an annual showcase of local choreographic talents, the...


Asia Pacific Dance Platform VIII
For this year’s Asia Pacific Dance Platform VIII, the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brought two fairly minimalist works of dance togethe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