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光影記舞、起舞、演舞 - 見證兩岸四地舞蹈錄像新力量

近幾年以舞蹈為題的電影作品越來越多,而且大都叫好叫座,例如荷里活的《舞出真我》(Step Up)系列,以伊朗真人真事改編,由國際知名舞蹈家艾甘.漢(Akram Khan)編舞的英國片《舞自由》(Desert Dancer),甚至地道港產片《狂舞派》。而把舞蹈與影像藝術融合的獨立舞蹈錄像製作,自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於2004年起主辦「跳格國際舞蹈電影展」後,亦漸漸為本地的演藝與電影愛好者熟悉。今年七月下旬,西九文化區就跟CCDC合辦了一個為期兩星期的《新作論壇:光影舞蹈》工作坊,為具經驗的編舞者與錄像藝術工作者,提供一個藝術交流的平台,鼓勵更多舞蹈影像的創作。

其實流動影像如數碼錄像或菲林電影,與舞蹈表演的因緣由來已久。早於電影發明初期,就已經有電影製作人以舞蹈家的裙擺舞演出作為拍攝對象,記下當中的表演細節,甚至實驗在底片上加上顏料,製作出有色彩變化的舞蹈影片。時至今日,隨著數碼攝錄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輕巧易用的拍攝器材亦早成了舞蹈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伙伴,因為它既可以在編創過程中協助編舞即時紀錄當下生成的舞步形態,演出時也能夠為演者們當個忠實的旁觀紀錄員,把舞台上一瞬即逝的肢體動靜悉數攝下。然而,輕便的拍攝工具,除了能用作記下舞影,還可與舞者共舞,利用鏡頭去展現身體活動的萬千變化,以不同角度去呈現舞蹈特色。

兩星期密集課堂與作品攝製

這一次《新作論壇:光影舞蹈》邀來了兩岸四地,共19位錄像導演及/或編舞家,於七月底齊集位於調景嶺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參與為期兩星期的密集式專業工作坊。首星期主要透過不同的課堂示範、製作流程講解、實踐工作坊及電影錄像工作者的分享,讓參與者對舞蹈錄像的概念,以及錄像製作的技巧有多一點了解。同時,各學員在四位得獎海外及本地的舞蹈影像導演和編舞的指導下,構思發展一段片長一至三分鐘的舞蹈錄像作品,並在第二個星期中,分批進行拍攝及後期製作。

跟一般入門式工作坊或者大師班不同,朝十晚六的課程緊湊,既有安坐在課室內的分享教學,亦有走出課堂的動作與拍攝工作坊,當中還要求各參與者作階段式的創作展述。來自紐約的加拿大籍編舞及導演Noémie Lafrance,很詳盡地跟大家分享她從環境舞蹈編排到攝製舞蹈錄像的經驗,並跟本地舞蹈影像導演黎宇文全程協助參與者發展他們的作品,給予創作及製作上的意見。此外,澳洲的Sue Healey雖然於首星期未能親身到港,但亦有透過網路直播去主持了一節課,之後更越洋在調景嶺體育館內以視像形式跟大家做了一節工作坊;而本地編舞伍宇烈也透過不同的活動環節,給予參與者更多有關身體與空間的互動啟發。

雖然大部分的參加者都曾參與過舞蹈錄像的演出或製作,甚至親身創作及攝製過舞蹈錄像作品,而且主辦單位亦特地找來專業監製及拍攝團隊作支援,並預先遴選了一些演/舞者來跟參與者合作,但要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下去作實驗,交出一段滿意的小習作,卻是另一種體驗。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每位參與者平均只有五小時排練、五小時拍攝及五小時作後期剪接,就算對於經驗豐富的攝製團隊來說,也難免覺得捉襟見肘,而對於部分舞蹈錄像新鮮人來說,當中的挑戰就更加大。

19位參加者的背景及經驗各異,想實驗的作品風格也大有不同。我就分別貼身追蹤了兩位本地編舞徐奕婕及江上悠的排練及拍攝過程,並到過來自台灣的丘智華與彭筱茵的拍攝現場進行觀察。

實驗影像與舞蹈的可能性

一向擅長環境舞蹈,本身亦曾參與過舞蹈錄像演出的徐奕婕,首次導演的錄像作品也有很強烈的環境元素。她嘗試以輕巧的手提影像投映機,將預先拍攝好的獨舞影像投映在流動的水柱、盛有水的杯,甚至融化中的冰塊上,透過投射出來的舞動光影,與水的不同形態配合,以捕捉水仙子的意象貫穿整個作品。相對徐過去的舞蹈作品,這次明顯見到她刻意實驗投射影像與環境的互動,多於如何呈現環境中的身體,特邀來的舞者都成了拍攝助手去成就片中投映影像的舞。縱使最後出來的作品未算突出,但在過程中也樂見徐突破自己的嘗新精神。

至於另一位香港代表,香港芭蕾舞團的日籍舞者江上悠,則貫徹芭蕾舞者嚴謹的態度,在工作坊早期已經大致定下其作品方向,並且自行拍攝及剪接了一些片段去闡釋他的創作。可是在準備拍攝的過程中,由於一些溝通上的誤會,縮減了場地的租用時間,令他們的排練時間更加緊張。幸好,舞者岑智頤跟江上悠的合作很有效率,很快已經發展出作品中的動作,拍攝時岑的女友還幫忙控制在片中懸吊滑落的長裙。雖然江上悠在拍攝時特別在意舞者的身體動作,但其實他腦海中早有完整的影像構思:利用數碼高速拍攝的技術,把舞者跟飄逸長裙的分離與纏綿,轉化成別具詩意的緩慢動作,效果良好,既強化了舞者的動作美,也充分實驗了影像再現舞動的另一可能。

至於台灣來的朋友,具新媒體創作背景的丘智華,則選來一男一女舞者在城市當代舞蹈團團址的天台上,來一場調侃追逐。作品中真正的舞蹈元素不多,但兩位舞者表現自然,舉手投足充滿生活質感,二人的互動也產生了不少火花,在市區難得一見的廣闊天空下拍攝,也令作品十分清新。另外,同是來自台灣的彭筱茵,是「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藝術總監,今次製作找來同是參與者之一的影像設計師曾煥炘為她掌鏡,還得到一班從台灣飛來的拍攝團隊來港幫忙,自然更得心應手。片中以用完即棄的塑膠樽跟屋外不斷建設的「天秤」吊臂作主意象,選來高瘦身形的台北舞者陳福榮跟身形較大的本地舞者黃志榮共同演繹都市生活的困窘,甚有火花。

難得的交流與展現平台

跟文首我提到的舞蹈電影不同,這些舞蹈錄像作品大都不只是把舞蹈元素置入作品當中,而是思考如何能夠利用錄像的特色,去呈現舞蹈元素,把在舞台上難以實現的,透過另一個媒介去表達。誠然,舞蹈錄像的創作人,必須要對身體敏感,亦要具備一定的拍攝知識,唯兩者兼備的著實不多。但今次《新作論壇:光影舞蹈》能夠讓對這一特定範疇有興趣的朋友,一同聚首切磋,實在是非常難得。19位朋友連續多天一起上課、午飯、交流,正好提供了一個相互認識同行的機會,有些編舞與導演的同學,在拍攝時亦互有幫忙。

而主辦單位除了在行政上代為安排外,也給予各參與者極大的自由,令到每一位都能在自主的創作氣氛下實驗,在沒有太大的壓力下拍出各具特色的舞蹈錄像作品。唯一稍嫌課程編排過於緊張,中間若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與空間讓各參與者深入交流,定必可以成就更多合作。而且要在短短十多天內從構思到跟專業攝製團隊合作,對某些攝製經驗不多的舞者而言,難免有點揠苗助長,將來再辦的話,可能要再就著不同經驗的參與者,安排不一樣的專業協助。

最後主辦單位從19個作品中選出了其中四部,為四位創作人提供進一步的支持,讓他們可以繼續發展其作品。當中除了有以上提過,來自台北的彭筱茵,還有本地土生土長的編舞曹德寶、從新加坡移居香港的葉奕蕾,以及廣州的何其沃。四部作品風格大相逕庭,不過由於篇幅關係,未能在此一一詳述。但綜觀全部作品,平均水平也相當不俗,足見兩岸四地在舞蹈錄像發展方面有一定的潛力,期待看到這一班參與者未來的創作。

有關《新作論壇:光影舞蹈》的詳細資料及欣賞各參與者的作品,可瀏覽:http://www.westkowloon.hk/screendance​

〔本文首刊於 2015 年 10 月號《art plus》(港澳版 及 台灣版),此為修訂及增補版本〕

Noémie Lafrance 主持的現場錄音工作坊(攝影:張志偉)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