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短評:《大嘴巴》、《小戰爭》

《大嘴巴》(BigMouth)與《小戰爭》(SmallWaR)是來自比利時的華倫天.達恩斯(Valentijn Dhaenens)身兼編、導、演的兩齣獨腳戲。前者以名人演說內容為演出材料,後者則從戰場上的小人物回憶錄取材,分別以不同角度反思戰爭、自由與權力等議題。

全長近個半小時的《大嘴巴》,舞台佈置相當簡單,只有一張大長桌,桌上架設了五組咪高峰,而後方的顯示屏則列出了近廿個人名與年份。演出時,達恩斯就逐一於台上演繹該十多位歷史名人於當年的不同講話,包括遠至公元前哲人蘇格拉底的話語,到近代多位美國總統的發言。雖然表演形式以一段段演說為主,但達恩斯豐富的肢體語言及模仿能力令演出不至過於單調;而他把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國度的演辭拼貼,盡情地展現誇大空的語言暴力,也算是十分聰明的處理。

而《小戰爭》中的主角就不再是什麼歷史名人,而是在戰爭中受盡磨折的一眾普通士兵。這個所謂下集姊妹篇同樣只有達恩斯一個人在台上,但就用上了平面電視與多重錄像投映,讓他得以分身互動:既以女護士打扮現身台上,也以映像演出從病床上跳出來接聽電話的一位位士兵幽靈。當中段段真情對話,其實也是源自真人真事的出版物,透過達恩斯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口中,讓觀眾能好好傾聽這些無名小人物在戰場前線的心聲,正好與上一部《大嘴巴》中的好些激昂演說作一對照。

兩齣劇作本身獨立成章,於今年香港藝術節分別上演了四場和兩場。不過若排除兩劇間技術調整轉換的考慮,將兩劇放在一起,以上、下半部的形式欣賞,相信更能互為補足,整體上當更加完滿。事實上,《大嘴巴》的結尾與《小戰爭》的開首,同樣有達恩斯清唱Nat King Cole的〈Nature Boy〉,明顯有意識地把兩者串起來,而歌詞中強調相親相愛的重要,或者正是創作人對這些來自大時代的話語的一個個人小註腳。

評論場次:

2016年3月3日/晚上8時15分/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16年3月4日/晚上8時15分/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首刊於《art plus》(港澳版)2016 年 4 月號 「藝評手記 Commentary」〕

《大嘴巴》BigMouth

 RECENT POSTS: 
 最新文章:
 SEARCH BY TAGS: 
 標籤搜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