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介:共融舞台劇《天虹戰隊》
今年年初,糊塗戲班演出了改編自印尼感人暢銷小說《天虹戰隊小學》的音樂劇《螢火蟲》,五場演出叫好又叫座。事隔短短數月,糊塗戲班再次以該小說為藍本,帶領一班劇團近年全力支持,一手一腳培訓出來的「賽馬會無障礙劇團跨障別戲劇計劃」成員,擔綱演出話劇版《天虹戰隊》。...


短介:小說 X 歷史=舞台劇《三國》
無論是來自《三國演義》、《三國志》,抑或各式野史,相信大家對三國時代的人物及故事都不會陌生。近年矢志於北區推動社區劇場和戲劇教育的香港戲劇工程,其創辦人兼藝術總監蔡錫昌先生,就嘗試以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小說,加上正史的資料改編,創作出全新舞台劇《三國》,道出官渡、赤壁兩...


短介:香港話劇團《塵上不囂》
作為本地首個職業劇團,香港話劇團今年已經踏入四十週年。這個戲劇旗艦之新一年度劇季,就選擇以著名喜劇演員及編劇張達明,親自編寫及執導的全新原創舞台劇作《塵上不囂》,作為頭炮節目,並且邀得近年電視與舞台兩邊走的蘇玉華,回巢擔任劇中的女主角,令此製作更具吸引力。...


短介:《海鷗》
今年五月,俄國著名經典劇作《海鷗》,將不約而同地在香港及澳門分別上演。由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製作的版本,會由現任戲劇學院院長薛卓朗執導,在五月初於演藝實驗劇場上演;而到了月底,由歐洲新銳導演雅娜.羅斯(Yana Ross)執導,冰島雷克雅未克城市劇場(Reykjavik...


廿四小時的殘酷劇場《奧林匹斯山》
要數當今最具爭議性的歐洲劇場導演,來自比利時的劇場壞孩子楊.法布爾(Jan Fabre)必定榜上有名。他的近作《奧林匹斯山》(Mount Olympus: To Glorify the Cult of Tragedy),自2015年6月於柏林首演後,已先後到過荷蘭、比利時、...


短介:The Oedipus Project 伊底帕斯
有關伊底帕斯(Oedipus)這個殺父娶母的悲劇君王故事,最為人熟悉的肯定是由劇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於公元前427年根據希臘神話故事所撰寫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Oedipus the King)。不過進劇場即將於牛棚藝術村12號單位演出的《伊底帕斯》(...


短評:《人聲》
由香港話劇團主辦,兩年一度的國際黑盒劇場節今年來到第二屆,雖然正式的節期要到十月才展開,但其重量級開幕節目《人聲》(La Voix Humaine),就率先提前半年來港打頭陣。這齣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Toneelgroep...


短評:《Halfbreadtechnique》
提起瑞士,很多人可能會即時想到名牌手錶、雪山、巧克力,但對於表演藝術,相信一般人認識不多。趁著三月底那個藝術大爆炸的週末,香港藝術中心除辦了個一天開放日,還與瑞士文化基金會合辦了題為「藝術發燒嗎?瑞士良方」的小型藝術節,邀來三位瑞士當代表演藝術家,分別作不同的節目展演。...


短評:《大嘴巴》、《小戰爭》
《大嘴巴》(BigMouth)與《小戰爭》(SmallWaR)是來自比利時的華倫天.達恩斯(Valentijn Dhaenens)身兼編、導、演的兩齣獨腳戲。前者以名人演說內容為演出材料,後者則從戰場上的小人物回憶錄取材,分別以不同角度反思戰爭、自由與權力等議題。...


短評:《簡愛》
把小說故事改編成舞台劇上演從來不易,如何剪裁與呈現是一大難題,而且亦甚少能討好一眾讀過原著的觀眾。19世紀文壇才女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以自傳形式撰寫的英國文學經典《簡愛》(Jane Eyre),數十年來已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或搬上舞台,今年到訪香...